CMMI的全称为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,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。最早的时候在部分国家与地区还是使用的是CMM这个标准,但随着模型本身的发展与演化,最后就变成了CMMI这个广泛的认证模型标准了。
那CMMI又有什么用呢?企业在集成了CMMI的成熟度模型之后,可以增强软件的开发与改进能力,也方便对软件工程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,从而能按时地、不超预算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;这么说可能会有点虚,其实说直白点就是规范企业的项目产品执行过程。
如果企业严格依照CMMI的要求去执行产品或项目的流程,认证时会评估企业这套执行流程就给与评分和改进建议,流程中的需求分析、设计、编码、测试、集成、交付一些列的动作就可以依照这个标准来进行优化和提升,并且CMMI认证的专业性也是毋庸置疑的,所以带给企业的执行流程方面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且效果巨大的。
另外,如果企业的项目都是以招标的形式进行获取的话,通过CMMI的高等级认证,它可以帮助企业在招投标中获得高额加分,一般情况下可以获得2-7分的加分。
某些情况下企业可以靠CMMI认证获得高额政府补贴,部分地区的补贴可以达到几十万元;至于CMMI为企业带来的其他正向影响也是不胜枚举,比如行业标杆影响力、企业的品牌宣传、融资时的优势等等。
CMMI评级划分
CMMI一共分为5级,1级最低,5级最高,每一级的定义如下。
一般来说CMM1和CMMI2,企业只要有软件研发的过程,企业实际经营管理能够正常运转且经营状态为续存,就满足了要求。而从CMMI3开始才会有相应的认证证书,对企业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要求了,如团队规模与人员角色数量规定。
认证CMMI3级的话研发团队人数应在15-20人左右,开发的产品需要准备3个(两个是研发完成状态,另一个是需要在研发中),评估小组成员4人(ATM),另外就是固定的办公场所。
CMMI3的人员架构需要1名发起人(公司法人或高层,法人最好),组织级5人(高层经理、组织培训、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、配置管理员、过程改进小组EPG),项目级10人(负责该项目的项目经理、开发与测试人员等),评估小组4人(主要负责协助主任评估师完成正式评估)。
一般来说CMMI3的认证不会太困难,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可以达到认证条件的,只需要全力配合认证机构顺利开展,并确保所需的材料与日常工作标准与输出物OK的情况下,剩下的就只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如果是初次办理CMMI的企业,可以从3级开始办理,后面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办理5级。